

陳煥春:中國工程院院士、家畜傳染病學專家。1988年畢業于德國慕尼黑大學獸醫專業,獲博士學位,F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



養豬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專訪中國工程院陳煥春院士
養豬業升級:關鍵就是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
養豬網:陳院士,您好,我們在當前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形勢下,我們養豬企業應該如何提升自己,完成轉型,進行科技創新?
陳煥春:養豬是一個很大的行業。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從之前吃肉需要肉票到現在的供給有余,我國現代養豬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成就。在此基礎之上,我國的養豬產業亟待提升,而轉型升級的關鍵就是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
現在我們國內生豬養殖水平跟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尤其是美國還有較大的差距。美國不僅資源豐富而且科技創新力量強、技術含量高,所以他們的豬肉價格反倒比中國便宜。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養豬業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種豬的選育和培育。對國際主流品種不但要引進而且要本土化,在我們國家的環境下對它們進行選育和提高。另外我們國內擁有豐富優質的地方品種,這些地方性品種具有抗病性強、肉質好、產仔數高、耐粗性好等優勢,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所以我們要培育好本地品種,使其生長性能優勢得到最大的發揮,最終將最好的國外品種與國內優質品種進行基因雜交,培育出既高產又優質、即抗病又抗逆綜合指標更好的新品種。
二、營養問題。植物農業營養叫肥料,動物農業營養叫飼料。我國的飼料資源比較缺乏,大量靠進口。要解決此問題一方面是開發新飼料資源;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現有的飼料的利用率。目前我們對本土大豆、玉米以及其他一些飼料作物的營養的含量、標準都還不清楚,如果我們能研究好地方飼料作物的營養標準后進行精確的飼料配方,也能很好的提高飼料的有效利用率。
三、疾病問題。這和我們養殖業發展太快,養殖規模和水平都參差不齊有關系。在疾病上我們常常把有些簡單問題復雜化了。從傳染病控制角度,重點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動物。對新發傳染病,要按老一輩總結的經驗做到“早快嚴小”即早發現、快速反應,嚴格處置,小范圍消滅,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對一個豬場、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都很重要。對老傳染病,先做到免疫無病,再凈化,免疫加檢測,區分疫苗免疫動物與野毒感染動物,淘汰帶毒動物,建立健康動物群,最終將疾病根除消滅。
四、養豬設備自動化問題。全封閉自動化養殖既可以過濾空氣改善豬舍的環境,也有利于疾病防控,降低生產者勞動強度、養殖成本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五、畜禽糞污排放、處理。要做到生態友好,讓養殖業跟種植業要很好結合,畜禽糞便最終處理要靠返田,建一個萬頭豬場最好有800-1200畝農田、山林或果蔬園與之配套。一方面消化了畜禽的糞便,另一方面改善了土壤,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植物農業和動物農業相結合,不僅能解決衣食還能為人類和動物提供一個美好的生態環境。歸根結底養殖業最重要的還是搞好環境才能可持續發展。
豬病防治: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養豬網:您是獸醫界的專家、也是為數不多的院士之一,更是豬病方面的頂級專家。請您為我們網友介紹一下中國當前豬病流行情況如何?如何防控?
陳煥春:當前豬病很復雜。所以我們要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來說,當前流行的豬病主要有:腹瀉、呼吸道病和繁殖障礙病等三大問題。要把當前復雜的疾病簡單化,關鍵是要做好病原的診斷及病原的分離鑒定工作,使疾病的防治做到有的放矢。
一、腹瀉。腹瀉是一個癥狀,是多因素、多病源引起的。最近一兩年腹瀉比較厲害可能是流行性腹瀉病毒,也可能是庫布病毒或博卡病毒等引起。另外除了病毒引起,其他細菌性疾病、免疫抑制、霉菌毒素中毒、環境因素等也會引起腹瀉。所以要注意區別對待。腹瀉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疫苗和藥物,比較難控制。
我認為要想腹瀉要控制好,關鍵應從管理入手。尤其是做好產房徹底消毒。產房的溫度控制在22℃-24℃,保育箱的溫度控制在32℃-34℃。這個溫度對母豬和小豬都是非常舒適的,但不利于病毒復制生存,1-7天齡的仔豬的腹瀉要特別控制好,這個階段發病率降低,以后就不會出現太大的死亡。7日齡之后,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溫度、消毒再配合其他疫苗、藥物等措施。在疫苗、藥物方面各廠家的產品都可嘗試,來選取其中有效的使用。腹瀉治療原則關鍵是處理脫水酸中毒,可在補液鹽水中加3%左右的小蘇打。
二、呼吸道問題。近年來呼吸道疾病比較嚴重,有病毒性和細菌性。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有藍耳病、偽狂犬、圓環等。藍耳病和圓環病毒,都是病毒感染后破壞機體的免疫器官和淋巴細胞,使抵抗力降低,容易混合感染和繼發性感染,如副豬嗜血桿菌病和鏈球菌病,以及保育豬腸外致病性大腸桿菌病等。最終導致死亡的往往不一定是病毒很有可能是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這三種細菌,所以除了對病毒病的防疫,對細菌病的控制也很重要,關鍵是要減少發病和死亡。另外,細菌的耐藥性也給預防治療帶來困擾,今后應該要對細菌性的疫苗加大研究力度,希望在治療細菌性疾病走生物免疫預防的道路,減少許多藥物的濫用和藥物殘留,進而提高產品的質量。
三、繁殖障礙問題。實際上每個豬場都存在繁殖障礙問題,其引發的有病毒性也有細菌性的病源,也可能與營養,環境以及動物自身機體狀況等都有關。提高種豬的生產性能,指的是:不僅要配上種、還要很好的懷孕、健康的產仔。這樣整個養豬的效益才能得到提高。
如偽狂犬是很重要的繁殖障礙性疾病,我們現在研制出的偽狂犬基因工程疫苗HB98既缺失了毒力基因又缺失了可鑒別診斷的gG和gE這兩個基因,這種疫苗不僅安全而且又可以鑒別診斷。偽狂犬疫苗HB98可刺激機體產生很強的細胞免疫和天然免疫,而且見效快,能起到緊急預防和治療的作用,這個主要靠細胞免疫和天然免疫。我們以后疫苗的研究不僅要關注它的特異性免疫更要關注非特異性免疫。
對于初胎母豬,細小病毒的免疫很重要,在廣東等南方地區乙型炎疫苗注射也很重要,母豬在免疫藍耳病上最好用滅活疫苗,用弱毒疫苗還是有一定風險存在的。
當今豬病主要是腹瀉、呼吸道問題、繁殖障礙問題,如果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我們豬場的疾病也就解決了,豬只的成活率上來了,藥物使用大大減少,豬場的經濟效益也會提高了
寄語:年輕人要用新的思維來處理事情
養豬網:陳老師,您作為獸醫界的學習典范,很多研究生、大學生都非常敬佩您,希望在這您能給我們大學生或是想從事養豬行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或寄語。
陳煥春:我們養豬業是很大的一個產業,隨著今后國家進一步發展,農業也會隨之發展進步。而植物農業和動物農業是互相促進的,動物農業發展后反過來刺激和拉動植物農業的發展。在動物農業里面養豬業約占到60%的比例。養豬業對國計民生非常重要,需要很多的年輕人投身進來。對于愿意將自己奉獻到動物養殖業上來的年輕人,我覺得他們首先要有創新的思維,用新的思維來處理事情。當今年輕人要有創新、創造、創業的精神。所謂創新即創新理論、創新知識、創新技術。有了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要創造出新的物種(品種)和新產品。有了物種和產品,要創辦新的企業,形成新興產業或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年輕人在國家產業大轉型階段投身其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定會大有作為,會在自己的個人價值也得到實現的同時為我們的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 魚海瓊 整理 余當君